想起来,我应该是开始画画先于开始学汉语(不是汉字)的,可能就是因为这样,所以会记得自己如何学会母语(汉语)的过程。
记得自己如何学会某种东西,尤其是记得自己如何学会母语、记得自己如何学会【人】视角中的世界,因此知道世界在被语言捕获前是什么样子的。在此视角下,就没有那么多“理所当然”。因为本来就不是天生如此的。

昨天聊起“道”这个字,说是冥思苦想也找不到道家思想的核心象征符号。然后顿悟:汉字本来就是一种咒文性质的语言,所以,只要汉字存在,就不需要多余的符号来指代此概念

其实当时是有考虑到【太极阴阳鱼】这个符号的,差不多是第一反应就下意识地想到了。但为什么后来排除掉了呢?原因有二:

其一,太极图样起源于宋代的两个人:陈抟和周敦颐;而究其根源,是来自两人对《易经》(或许结合了佛教密宗思想)的理解和意象化呈现。虽然后世道教和《易经》多有融合,但《易经》(或者说,最终流传下来的《周易》)与道家思想的合流,发生在道家思想已然成熟、经历宗教化、世俗化之后;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,在最开始时,和《易经》其实并无十分密切的关系。

其二,太极图中最核心的思想,是:相对性与阴阳二元论。“相对性”确实是道家思想最核心的理念之一,甚至可以说,惟有在此矛盾(相对)之中,无形的道才得以被反衬而化显。但“阴阳二元”却不是原初道家思想所关注的对象。道家着眼于使相对之物得以共存的那个背后的因素,相对之物只是借以窥探、觉察背后者的踏板,对立性的二元分化对他们而言,并不重要。诸子百家中,与之关系最密切的,其实是阴阳家,而非道家。

鉴于以上因素,我最终没有选择使用太极图作为道家思想的象征,而是使用了【道】这个字本身。

那么,最后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金文中,最原初、最接近老子时代汉【咒】字【文】本相的“道”字吧: 百度词条

在【岔路】交汇的地方,那为【首】的,是一名有眼见的人。他【止】住众人,缓缓伸起一只手,指出了一个【方向】。